表示“最擅长吸音”的频率点;
对于设计声学空间(如影院、会议室、录音棚)非常关键;
不同材料/结构的吸声峰值频率取决于其密度、厚度、结构形式和安装方式。
材料/结构类型 | 峰值频率范围(Hz) | 特性说明 |
---|---|---|
玻璃棉板(50mm厚) | 1000–2000 | 中高频吸声良好 |
厚重膜式吸声体 | 100–300 | 擅长低频吸收 |
穿孔石膏板+空腔+吸音棉 | 400–800 | 峰值可调,结构决定性能 |
Helmholtz共振腔 | 80–500(可调) | 可设计针对特定低频吸收 |
对应不同场所的声学需求,选取不同峰值频率材料搭配;
设计多种材料组合可拓宽整体吸声频带;
峰值频率靠后的材料,更适合用在控制低频混响上。
在实验中,使用混响室法或阻抗管法,绘制“频率 vs 吸声系数曲线”,其最高点即为峰值频率。
若采用理论模型,如对共振腔或穿孔板结构,则可用如下公式近似估算:
对 Helmholtz 共振器:
f₀ = (c / 2π) × √(A / (V × L))
f₀:峰值频率
c:声速(约343 m/s)
A:颈部截面积
V:腔体体积
L:颈部有效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