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孔吸音板的吸音性能受孔径、开孔率、板材厚度、背后空腔深度等因素共同影响。孔径大小主要影响吸音频率范围。
特点:适用于高频吸音(1000Hz以上),如办公环境、会议室等。
应用场景:需要减少高频噪音的场所,如广播室、录音棚。
典型参数:
孔径:1-3mm
孔间距:8-20mm
吸音峰值频率:1250Hz-4000Hz
特点:适用于中频吸音(500Hz-2000Hz),如学校教室、医院走廊等。
应用场景:适合语音清晰度要求高的场所,如教室、演讲厅。
典型参数:
孔径:4-8mm
孔间距:15-30mm
吸音峰值频率:800Hz-2500Hz
特点:适用于低频吸音(250Hz-1000Hz),如音乐厅、电影院。
应用场景:适合低频噪音较多的环境,如体育馆、音乐厅、地铁站等。
典型参数:
孔径:9-12mm
孔间距:20-40mm
吸音峰值频率:400Hz-1500Hz
孔径大小 | 适合吸收的频率范围 | 吸音效果特点 |
---|---|---|
1-3mm(小孔) | 1000Hz以上(高频) | 对高频吸音效果最佳,但对低频吸收能力弱 |
4-8mm(中等孔) | 500Hz-2000Hz(中频) | 适合语音吸收,提高清晰度 |
9-12mm(大孔) | 250Hz-1000Hz(低频) | 更适合吸收低频声音,如脚步声、低沉噪音 |
开孔率(孔洞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通常在10%-25%之间:
低开孔率(10%-15%):低频吸音较弱,适合高频控制。
中等开孔率(15%-20%):均衡的中高频吸音性能。
高开孔率(20%-25%):增强整体吸音性能,尤其是低频部分。
穿孔吸音板通常背后留有一定的空腔,以提高吸音效果:
小孔径(1-3mm)+ 薄空腔(20-50mm) → 主要吸收高频噪音
中等孔径(4-8mm)+ 中等空腔(50-100mm) → 适合中频噪音
大孔径(9-12mm)+ 深空腔(100-200mm) → 增强低频吸音能力
应用场所 | 推荐孔径 | 推荐开孔率 | 背后空腔深度 |
---|---|---|---|
录音棚、广播室 | 1-3mm | 10-15% | 20-50mm |
教室、会议室 | 4-6mm | 15-20% | 50-100mm |
剧院、电影院 | 6-10mm | 20-25% | 100-150mm |
音乐厅、体育馆 | 9-12mm | 20-25% | 150-200mm |
小孔径(1-3mm) 更适合高频吸音,如录音棚、办公室。
中等孔径(4-8mm) 适合语音优化,如教室、会议室。
大孔径(9-12mm) 适合低频控制,如电影院、音乐厅。
开孔率和背后空腔深度 也会影响吸音效果,需结合实际环境选择。
正确选择穿孔吸音板的孔径,有助于优化室内声学环境,提升舒适度和使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