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材料内部拥有大量相互连通的微小孔隙,当声波进入材料后:
空气分子在孔隙中振动并与材料壁发生摩擦阻尼
声波的动能转化为热能耗散
导致声波强度随传播而衰减
该类材料的吸声效果依赖于材料的厚度、密度、孔隙率、流阻等参数。
特性 | 描述 |
---|---|
频率响应 | 吸收中高频(500Hz以上)效果佳 |
材料形态 | 软质、蓬松、易加工 |
安装方式 | 可表贴、吊顶、填充、内嵌等 |
厚度影响 | 厚度越大,吸收低频能力越强 |
流阻控制 | 合理流阻能提升吸音效果,过高/过低均不利 |
材料类型 | 厚度(mm) | NRC 值范围 | 特点 |
---|---|---|---|
岩棉/玻璃棉 | 25–100 | 0.75–1.00 | 成本低、施工方便、性能优异 |
聚酯纤维板 | 9–12 | 0.65–0.85 | 环保、造型丰富、易切割 |
泡沫海绵 | 20–50 | 0.50–0.75 | 成本低,但易老化 |
毛毡织物 | 5–10 | 0.30–0.60 | 软性布料,适用于临时吸声处理 |
增加厚度:提升低频吸收能力
背后留空腔:形成共振腔,提升低频吸收
配合穿孔面板:组成复合吸声系统,兼顾装饰与声学性能
选择合适流阻:如玻璃棉常以10,000~30,000 rayls/m 为佳
办公室、会议室:墙面、吊顶声学优化
录音棚、影院:中高频控制、混响抑制
机房、厂房:包裹噪声源或墙体消声处理
教室、体育馆:吸声降噪、提升语音清晰度
优点 | 缺点 |
---|---|
吸音效果好、适用频段广 | 不擅长单独吸收低频 |
材料轻、施工简便 | 易吸湿,需防潮处理 |
成本相对低 | 裸露使用时装饰性差 |
可组合其他吸声结构使用 | 防火性能需关注产品认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