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原理

膜式吸声体通过薄膜或面板在声压作用下产生共振,将声能转化为膜振动的机械能,再通过内部阻尼耗散为热能,实现吸声。其核心机制:

二、结构组成

一般由三层构成:

  1. 前层膜材:如橡胶膜、薄木板、PVC膜等,负责响应声压。

  2. 背后空气腔体:密闭空间形成共振腔。

  3. 背板:通常为硬质板或墙面,支撑结构。

可加入一定的多孔材料(如玻璃棉)以拓宽吸声频带。

三、声学特性

特性项描述
主要吸收频段中低频(约63Hz~500Hz)
吸收机制共振 + 阻尼吸能
带宽控制共振吸声器吸收频率范围较窄(除非多频复合设计)
安装形式壁挂、嵌入墙体、吊挂均可
调谐能力可通过调整膜质、密度、张力和腔体深度调节频率响应

四、膜式吸声体 VS 多孔吸声材料

特性膜式吸声体多孔吸声材料
吸收频率低频佳,中频可,高频差中高频佳,低频差
安装厚度薄型结构也可吸低频吸低频需很厚的材料
美观装饰性结构可设计性强,定制性好裸露使用装饰性较弱
成本较高(定制调频结构)通常较低

五、典型性能案例

结构示例共振频率范围NRC 估值特点
4mm胶膜 + 100mm空气层125~250Hz0.60~0.75吸低频效果突出
6mm薄木板 + 岩棉填充 + 背板250~500Hz0.65~0.80共振宽频吸声+抑混响
多单元复合式膜结构80~400Hz多段0.70~0.90频段宽,适用高端声学场所

六、应用场景

七、优缺点总结

优点缺点
吸收中低频能力强,特别适用于低频驻波控制频带较窄,需定制不同结构以覆盖多个频段
厚度较薄即可实现有效吸音成本高,设计和施工要求较高
可设计为装饰结构,美观度强安装需考虑共振调谐,不适合随意布置
可与多孔材料联合使用形成宽频吸声结构难以通过简单测试判断性能,需专业声学设计
首页
产品
新闻
网上商城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