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声源(源头治理)
采用低噪声设备或优化设备结构(如静音风机、电机隔振)
改变工作方式(如变频控制、间歇运行)
定期维护设备,防止异常噪声产生
传播途径控制(路径治理)
增加隔声结构(如隔音墙、门窗、隔声罩)
安装吸声材料,降低反射与混响(如吊顶吸音板、软包墙面)
使用消声器、声屏障等设施阻断噪声路径
保护接收者(终端控制)
为人员提供耳罩、耳塞等个体防护用品
设置噪声安全警示区,控制人员暴露时间
噪声类型 | 控制措施 |
---|---|
空气传播噪声 | 墙体加隔音层、门窗隔声处理、密封处理 |
结构传播噪声 | 基础隔振、浮筑楼板、管道柔性连接 |
设备噪声 | 设置设备基础隔振、安装隔声罩、使用消声器 |
室内回响噪声 | 吊顶吸音处理、墙面吸音板、软装吸音软包 |
隔声材料:隔音板、隔音门、双层玻璃窗、隔声毡
吸声材料:玻纤板、矿棉板、聚酯纤维吸音板、穿孔板+吸声层
阻尼材料:用于减少结构振动(如阻尼涂层、夹层阻尼垫)
消声器类:风管消声器、消声弯头、消声百叶窗
声压级(Lp)
背景噪声级(BNL)
隔声量(Rw)
吸声系数(α)
混响时间(RT60)
语音清晰度(STI)
住宅小区与公共建筑(卧室、会议室、图书馆)
工业厂房与机房(配电间、泵房、风机房)
商业空间(影院、KTV、商场)
医疗与教育场所(病房、手术室、教室、礼堂)
交通设施(道路、机场、轨道交通沿线)